【說時評】蟄龍已驚眠,一嘯動千山

2015年10月29日 14:38 2003网站太阳集团 楊丹 點擊:[]

幾十年前,一部《大鬧天宮》将一隻無法無天的猴子帶進了人們的日常。然而時間流逝,再熱的潮流也漸漸冷卻,成為記憶中無法抹滅的經典。兒時的那個英雄已随着逝去的光陰被封塵于記憶的長河,留下的僅僅是一段神話、一個故事、一個名字。

那天走進影院後,我心動了。當他身披金色铠甲,大手一揮帶起一片火紅流雲時,腦海裡想到的是紫霞仙子的那句話:“我的意中人是一位蓋世英雄,他有一天會乘着五彩祥雲來娶我。”刹時少女心泛濫一發不可收拾。我從沒想過,一隻猴子會刷爆朋友圈,成為全民男神。

在國漫日漸式微的今天,國漫被貼上“粗制濫造”、“低幼”的标簽。有人做過對比,中國“著名”動畫《喜羊羊》的制作技術不輸《天空之城》。既然國漫不缺技術,那還缺什麼呢?缺少的的是能打動人心的故事。現在的國漫大多模仿漫威一類超級英雄、無休止的羊與狼的鬥智鬥勇的故事結構,還有一些胡編亂造、惡搞經典和低俗的笑點,滿篇空洞的大道理。看到這些總不免感到悲哀。

再來看看行業翹楚--日漫,沒有惡意搞笑,他們能夠很好的控制觀衆的情緒節奏,使觀衆達到最大、最長時間的愉悅感。它可以通篇不提主旨,隻需要通過情節、台詞讓觀衆自己在觀看中不知不覺的領悟到。再者還能将本國的文化、思想自然的滲透進去。這些就是日漫的高明之處。

中國擁有豐富的曆史傳說、民間故事、文學著作等文化資源,還有水墨、版畫、皮影、古筝等藝術資源,有廣闊的山水,還有豐富的文化習俗。這麼多的優秀素材,動漫創作者完全可以運用更先進、更現代化、國際化的表達形式,賦予這些優秀的、具有當代價值的中國文化以新的生命力,開掘出新的内涵。既然說動漫産業是建設中國特色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支點,那它就需要更多地去體現、去宣揚、去展示中國的思想、價值和主張。一味的盲目仿效隻會讓我們的國漫丢失民族品性。一個沒有個性的動漫又如何去打動人、說服人并走進人的心靈呢?

記得在《博物館奇妙夜3》上映的時候,有位博主在微博上發了這樣一段話,道出了不少國人的心聲。“真的好想看博物館奇妙夜出中國版本啊!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始的一切都聚在一個博物館中,酒氣微醺執筆潑墨的李白,門前常年聚集一票大腕粉絲的謝靈運,秦皇漢武同論江山,說起話來咿咿呀呀嗓音動人的青衣花旦,龍、鳳凰和麒麟懶洋洋地躺在屋頂上,周身泛着金光的十二生肖……”難道不比魚龍混雜的西方文化更美妙?

昔日的國漫在國際動漫界中也是叫得上号的,他們将中華傳統民族文化的藝術精髓注入其中,形成了獨具風格“中國學派”。《鐵扇公主》、《寶蓮燈》、《牧笛》、《熊貓商店》……導演們運用水墨、皮影、神話故事等中華傳統文化藝術造就了一部部經典。在國漫的輝煌時期,中國有15部影片在國際影壇斬獲21個獎項,獲得國際的矚目和尊敬。《大鬧天宮》則更是将“中國學派”的古典主義的浪漫幻想氣質推向極緻,獲得了極高的榮譽。巧合的是《大聖歸來》的取材跟《大鬧天宮》一樣,都源自古典名著《西遊記》,它的成功是紮根在中華民族肥沃的傳統文化和獨具中國特色的故事的土壤之中的,拮取的是中華民族藝術千百年來結的果。

《大聖》用了八年的時間來沉澱精華,打造屬于我們國家自己的故事。八年的時間成全了它的票房奇迹。《大聖》從中國古典中汲取靈感,大膽創造的同時合理想象,難能可貴的沒有學國漫一貫沒有利用惡搞來賺取話題的風格,對經典充滿敬意,體現出了博愛、大氣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

觀衆并不都是蠻橫婆婆,沒有要求作品的完美。《大聖》就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它能認真去講故事,就如美人有痣,欣賞起來倒也别有風味。

1550年左右,吳承恩開始寫《西遊記》,轉眼到如今的2015,如同五百年的約定,五百年後,我們的大聖身披金甲歸來。

就像某篇文章上說的那樣:是時候了,也該讓咱們的故事,去驚豔四座,令人拍案稱奇了。 不禁有些期待,當再提起“英雄”這個詞,第一反應不再是蝙蝠俠鋼鐵俠或者是鐵臂阿童木,而是我們的大聖、哪吒、沉香……

國産動畫這條蟄龍已經睡了十幾年,如今被《大聖歸來》這聲炸雷驚醒了。就像齊天大聖,哪怕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隻要他重新抖擻威風,依舊是山崩地裂。希望它的成功能催生出更多優秀的國産動漫。在推進“四個全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今天,但願《大聖歸來》是帶來“中國動漫春天”的那縷春風,讓中國動漫行業去講好“中國故事”、擴大中國影響力。

責任編輯 劉梅玲

上一條:【感人生】乘風來,帶雨去——念記者團工作有感
下一條:【悟青春】白衣夢想啟飛揚

關閉

地址:中國 湖南 衡陽 常勝西路28号    郵編:421001

電話0734-8281344   郵箱:hulixy@usc.edu.cn

版權所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技術支持:恒遠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