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屬各部門、各單位:
現将《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學生學科競賽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2003网站太阳集团
2013年9月30日
2003网站太阳集团大學生學科競賽管理辦法
大學生學科競賽是指由國家、省有關主管部門及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企業或行業協(學)會、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或其他國際學術團體組織與學科專業教學關系緊密的常設性的大學生課外競賽活動。
學科競賽是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大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保證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的健康發展,進一步規範各類學科競賽的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一、組織機構
1、大學生學科競賽領導小組,負責大學生學科競賽政策制定、項目審定及重大事項決策。
組長:主管副校長;
副組長:教務處長、學工處長、招生就業處長、财務處長、人事處長、校團委書記;
成員:相關學院院長、教務處主管副處長。
2、大學生學科競賽工作小組,具體負責競賽組織實施。
組長:教務處長;
成員:教務處主管副處長、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學工處副處長、校團委副書記、相關學院主管副院長。
3、按照競賽性質,就業及創業類競賽由招生就業處管理,創新教育(如挑戰杯)由團委管理,其他各類競賽由教務處管理。
二、競賽立項
學校對所有學科競賽均實行項目管理制。每年組織的競賽項目由學校大學生學科競賽領導小組根據競賽項目的性質、對學生培養的作用、學生适應能力等選擇确定。
大學生學科競賽立項采取學校宏觀規劃、學院申請承辦、職能部門審查、大學生學科競賽領導小組審批的方式進行。
三、組織形式
1.大學生學科競賽組織過程一般分為宣傳、動員、報名、培訓、篩選、強化、競賽、獎勵、總結等幾部分内容。各單位需開展如下工作:
1.1.各項學科競賽(國際競賽、全國競賽、地區競賽、校内競賽)由承辦學院通過學校網上信息發布的形式發布競賽通知。
1.2.競賽承辦學院設立競賽秘書處,負責競賽宣傳,組織報名,篩選參賽隊員,開展賽前培訓,組織競賽及評審,上報競賽成績,完成競賽總結等。校内競賽還須完成競賽規則、競賽題目設計。
1.3.競賽承辦學院須開展的工作包括宣傳動員,組織競賽報名,為競賽提供必要的場地支持,指定競賽教練(領隊),組織競賽并按時收送競賽試題和作品等。
2.各學科競賽可充分利用學校的創新實踐、實驗室等平台基地開展活動,保證優秀人才的培訓、選拔及競賽工作。
3.原則上本科生在同一時間隻參加1個競賽項目。
四、經費管理
學院于每年年底向職能部門申報下一年度大學生學科競賽項目計劃,提出明确的目标成果和詳細的經費預算,預算項目包括培訓費、耗材費、少量儀器設備費、差旅費、參賽報名費等。職能部門根據各類競賽項目的規模,競賽培訓要求,實際消耗,向學校申請年度專項預算。
各項競賽經費由項目負責人管理,職能部門對經費的使用進行監督。各類競賽應在預算經費限額内完成,經費各項開支必須與預算一緻。
五、激勵措施
學校根據每年的競賽成績,對指導教師、參賽學生以多種形式進行獎勵和激勵,對學生的物質獎勵按學工部相關文件執行,對指導教師的物質獎勵按照《2003网站太阳集团校長獎勵基金暫行管理辦法》執行。
1、對學生學業成績的激勵
1.1.獲獎學生的學分計算納入正常的學籍管理之中,按《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二課堂學分計算辦法》計算學分:
1.2.獲得與主修專業相關的學科競賽校級一等獎及其以上獎的競賽成果可作為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基礎。
1.3. 對獲得校級一等獎及其以上獎的本科生,給予與競賽相關一門考試課程按如下标準加分。
序号 |
獎項級别 |
獎項等級 |
加分值 |
備注 |
1 |
國家級 |
一等獎 |
35 |
|
2 |
二等獎 |
30 |
|
3 |
三等獎 |
25 |
|
4 |
省級 |
一等獎 |
25 |
|
5 |
二等獎 |
20 |
|
6 |
三等獎 |
15 |
|
7 |
校級 |
一等獎 |
15 |
|
8 |
二等獎 |
10 |
|
9 |
三等獎 |
5 |
|
1.4.獲得與主修專業相關的學科競賽省級一等獎及其以上獎、無不及格課程的本科生,可獲得免試保送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圍資格;通過臨床技能大賽校級比賽确定參加省級比賽的學生,可獲得免試保送臨床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圍資格。
2、對教師的激勵
2.1.教師開展競賽培訓和競賽期間參與指導工作量按照《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執行。
2.2.對獲國際及國家、省級競賽一、二、三等獎的指導教師,在職稱評定中按照《2003网站太阳集团高等學校教師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推薦與量化評審實施細則》(試行)給予加分。
2.3. 對獲國際及國家、省級競賽一、二、三等獎的指導教師,按照《2003网站太阳集团本科教學獎勵辦法》給予獎勵。